只为途中的遇见
适应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国家 共54个
奥地利、巴西、黑山、冰岛、爱尔兰、阿根廷、白俄罗斯、日本、美国、俄罗斯、摩纳哥、塞浦路斯、瑞士、马耳他、英国、葡萄牙、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荷兰、捷克、匈牙利、丹麦、立陶宛、希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文莱、新西兰、墨西哥、智利、乌克兰、瑞典、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芬兰、卢森堡、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波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
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国土面积83879平方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2℃,7月为19℃。全国划为9个州,首都为维也纳。截至2024年7月,奥地利人口917.9万。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领土空前扩大。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奥在普奥战争中战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签约,成立奥匈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德国吞并。二战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重获独立。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国庆日。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4469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160欧元。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英语: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简称巴西(Brazil),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首都为巴西利亚。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国土总面积851.0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2亿(2024年7月)。全国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热带雨林总面积近7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国土的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巴西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抵达巴西。16世纪30年代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仑战败后,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则留在巴西担任摄政。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称佩德罗一世,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3月31日,军人执政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为现国名。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2023年)。农牧业发达,是多种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金融业较发达。铌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储量占世界1/5。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7万亿雷亚尔(约合2万亿美元)。

黑山 欧洲国家
黑山(黑山语:Crna Gora,英语:Montenegro),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同阿尔巴尼亚为邻,东北部同塞尔维亚相连,西北同波黑和克罗地亚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293公里,国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平原地带,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原和山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798毫米。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黑山共有25个行政区,首都为波德戈里察。2023年,黑山人口62.3万。9世纪,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1世纪,“杜克利亚”改称“泽塔”,并在12世纪末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塞行政省。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现波德戈里察及其以北地区,泽塔王朝陷落。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次并入塞并加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联邦解体,黑山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法宪章》,易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黑山就国家独立举行公民投票并获通过。同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2022年黑山国内生产总值:59.2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98欧元。

冰岛 欧洲国家
冰岛(冰岛语:Íslands,英语:Iceland),首都雷克雅未克,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是欧洲第二大岛。总面积103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4970千米。冰岛全境11.6%面积被冰川覆盖,四分之三的国土海拔400~800米,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分21个自治市和203个选区。截至2024年1月,冰岛总人口为38.3万人。公元9世纪中期,爱尔兰人和挪威人移民到冰岛,成为冰岛历史上记载的最早居民。930年,冰岛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Althingi)。1262年起,冰岛先后被挪威和丹麦统治。1944年6月17日,冰岛共和国成立。冰岛是经济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拥有世界排名前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渔业是冰岛立国之本,渔业及其衍生行业作为冰岛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和渔产品加工业为主。冰岛以其火山、冰川、温泉和极光等奇特的风光和地形地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冰岛是联合国、世贸组织、北约、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经济区、经合组织及北欧理事会成员国,是《申根协定》签约国,但尚未加入欧盟。2022年,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为27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4万美元。2024年6月2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商界女性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击败前总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等竞争对手,赢得选举。托马斯多蒂尔将成为冰岛第二位女总统。当地时间8月1日,冰岛新总统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宣誓就职。

爱尔兰 欧洲西部国家
爱尔兰(爱尔兰语:Éirinn,英语:Ireland),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同大不列颠岛相望。海岸线长3169千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月3.2℃,8月16.2℃,面积7万平方千米。全国分为26个郡、3个郡级市和2个市郡,首都为都柏林。截至2023年12月,爱尔兰人口527.14万。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反抗大英帝国统治的复活节起义,1921年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1937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脱离英联邦,并通过宪法成为永久中立国,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2022年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4750亿欧元,同比增长9.4%。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爱尔兰统一党宣布,西蒙·哈里斯当选该党新领袖。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
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英语:Republic of Argentina),简称“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国土面积278.04万平方公里,是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2022年,阿根廷人口4589万。16世纪前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中叶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率领阿根廷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并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1853年建立联邦共和国,1994年第四次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阿根廷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2022年3月,阿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偿还450亿美元债务达成协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阿根廷经济总量为3830亿美元,同比下降9.9%;人均GDP为8524美元。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0日上午,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哈维尔·米莱签署总统令,该法令将现有政府部门的数量减少至9个。2024年12月17日获悉,在阿根廷自由派总统哈维尔·米莱上任一周年之际,该国经济达到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2024年第三季度从严重衰退中复苏。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
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语: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东邻俄罗斯,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国土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白俄罗斯全国划分为明斯克、布列斯特、维捷布斯克、戈梅利、格罗德诺、莫吉廖夫6个州和1个直辖市(首都明斯克)。截至2024年1月,白俄罗斯人口916万。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白俄罗斯(“白色罗斯”)一词始见于1135年编年史。公元862年,白俄罗斯土地上建成波洛茨克城堡。9-12世纪,以该城堡为中心形成波洛茨克公国。13世纪上半叶形成白俄罗斯语文字。13世纪中期-18世纪末,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18世纪起并入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8年3月25日,依照《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宣布独立,建立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1919年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恢复独立。现为独联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成员国。2024年7月4日,白俄罗斯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正式成员国。同年12月23日,俄罗斯宣布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2025年1月15日消息,白总统卢卡申科批准了该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的战略。2022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730.56亿美元,同比下降4.7%。

日本 日本国
日本国(Japan),简称日本,首都东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屿,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由1都、1道、2府和43县组成。截至2025年3月,总人口为12344.0万人,是除美国外唯一人口过亿的发达国家,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进入幕府统治时代。19世纪50年代放弃锁国政策,曾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68年,日本向欧美列强学习,实行明治维新,建立大日本帝国,迅速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1894年和1905年分别于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中获胜,巩固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于1931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走上战争扩张的道路。1945年,二战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实施新宪法,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设施便利,市场规模较大,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健全。截至2023年末,日本对外净资产连续3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6092887亿日元,实现经济增长0.1%。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总体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总面积93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2680千米,美国共分为50个州、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和3143个县。美国总人口约3.41亿人,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通用英语。美国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到1773年,英已建立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南方为蓄奴州,北方为自由州。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开始全面实行资本主义。建国后的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美国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具有世界规模最大和最发达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工业生产保持稳定,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法律制度健全,市场体系完善,营商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发达,在市场容量、科技实力、教育创新、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稳居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北约、世贸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成员国,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对世界均有较强影响力。202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91790.69亿美元,实现经济增长2.8%。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英语:Russian Federation,Russia),亦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由85个平等的联邦主体组成,国土横跨欧亚大陆,总面积1709.82万平方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国界线长60933千米,其中海岸线长达38807千米、陆界长达14509千米。截至2023年4月,俄罗斯总人口约为1.46亿人。共有194个民族,以俄罗斯族为主。大多信奉东正教,官方语言为俄语。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作为前苏联的政治经济核心和唯一继承国,独立后的俄罗斯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科学研究实力雄厚,航天、核能、军工等尖端技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能源及矿产资源。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外交对世界有较强影响力。

摩纳哥 摩纳哥公国
摩纳哥公国(法语: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简称摩纳哥,首都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被法国包围,南濒地中海。总面积2.08平方千米,其中约0.5平方千米为填海造地,海岸线长4.86千米。地形狭长,境内多丘陵,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国设1个市镇单位,下辖4个区。截至2023年12月,总人口为38367人,其中摩纳哥籍9179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摩纳哥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此居住。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夺取了摩纳哥城堡,开始了对摩长达700年断断续续的统治。14世纪,形成公国雏形。1861年,摩纳哥同法国签署协定,法国承认摩纳哥独立。同年,摩法建立关税同盟。1911年,首次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1918年,同法国签署确定两国政治关系的条约,摩纳哥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法国负责保障摩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国土面积狭小,政府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其中,尤以金融业最为突出。有少量工业,主要是化工、医药、化妆品等。除此之外,在房地产、广告、保险、咨询、贸易、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迅速。旅游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2022年,摩纳哥国民经济营业额约为188.32亿欧元,同比增长15%。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共和国
塞浦路斯共和国(希腊语:Κύπρος;土耳其语:Kıbrıs),简称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北部,为地中海第三大岛。海岸线全长782公里。国土面积9251平方公里,其中塞北部土耳其族区面积3355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湿。夏季平均气温28℃-35℃,冬季4℃-10℃。全国划分为6个行政区,首都为尼科西亚。2023年,塞浦路斯实际控制区人口92.8万。塞浦路斯全境人口约125万,其中希腊族占58.66%,土耳其族及外籍人占40%。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岛。后曾被古埃及、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国征服。公元前58年并入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归属拜占庭帝国。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被割让给英国,1925年成为英“直辖殖民地”。1959年2月19日与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苏黎世-伦敦协定》。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1年加入英联邦。独立后,希、土两族多次发生冲突。1974年后,土族北移,并于1975年和1983年先后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形成两族南北分治局面。目前,“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仅得到土耳其承认。塞浦路斯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8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22年塞国内生产总值:270.1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6%。2023年,尼科斯·赫里斯托祖利季斯就任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

瑞士 瑞士联邦
瑞士联邦(Swiss Confederation),简称瑞士。首都伯尔尼,位于中欧,北与德国接壤,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临意大利,西临法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全国地势高峻,矿产资源匮乏,森林及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41284平方千米,全国由26个州组成(其中6个州为半州)。截至2021年,总人口873.8万人,主要为瑞士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26.5%,四种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罗曼什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1291年8月1日,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国之始。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制定宪法,设立瑞士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2022年,瑞士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计划,打破其政治中立传统。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被称为“欧洲的心脏”“世界花园”“钟表王国”“金融之国”“欧洲水塔”等。是众多国际组织总部或办事处所在地及国际会议的主办国,共有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45个国际组织在瑞士设立总部或办事处。同时,瑞士是联合国、欧洲委员会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成员。2021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为7316亿瑞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4055瑞郎。

马耳他 马耳他共和国
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Republic of 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海岸线长190余公里,多天然良港。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均气温19.7℃,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均降水量560毫米。面积316平方公里。主要由5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245.73平方公里;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67.08平方公里。全国共有67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53个,戈佐岛14个,首都为瓦莱塔。2023年,马耳他人口56.3万。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独立,1974年成立马耳他共和国。2004年加入欧盟。2022年马国内生产总值约177.7亿欧元,同比增长6.9%,失业率2.8%,通胀率6.2%。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首都伦敦。位于欧洲西部。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王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地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包括内陆水域),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截至2023年中,英国总人口为6826.52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5世纪,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领军者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摇篮,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英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私营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服务业是英国的支柱产业,首都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之一。经济活力较强,社会总体安全有序。英国是英联邦元首国、七国集团成员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会员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023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7173.20亿英镑,同比增长0.4%。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
葡萄牙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英语:The Portuguese Republic),简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东、北连接西班牙,西、南濒临大西洋。总面积9222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832千米。地形北高南低,多为山地和丘陵。北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国设有18个大区,另有2个自治区。截至2023年12月,葡萄牙总人口为1064万人,葡萄牙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约80.2%的居民为天主教徒。葡萄牙是欧洲古国之一。1143年,葡萄牙成为独立王国。15、16世纪,在非、亚、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1640年,摆脱西班牙统治。18世纪末,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葡萄牙,1811年,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赶走法国军队。1820至1910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910年10月,葡萄牙成立共和国。1926年5月,建立军人政府,开始“新政”。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1974年4月25日,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推翻极右政权,开始民主化进程,同时放弃在非洲的葡属殖民地,葡正式成为西方民主制度国家。葡萄牙是欧盟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较薄弱。纺织、制鞋、酿酒、旅游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葡萄牙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司法体系健全,市场化程度高。2022年,葡萄牙国内生产总值为2392.53亿欧元。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Singapore),是东南亚岛国,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新加坡岛东西约50千米,南北约26千米,国土面积735.2平方公里(2023年)。新加坡政治体制为议会共和制,首都为新加坡市。2024年,新加坡总人口603.69万,公民和永久居民418.09万。华人占74%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新加坡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定名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区社理会,2020年,这五个社区分为31个选区,包括14个单选区和17个集选区。新加坡古称淡马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新加坡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2024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7314.36亿新元,实现经济增长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161新元。

加拿大 北美洲国家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首都渥太华,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气候大部分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湿润大陆性气候,北部极地区域为极地长寒气候。全国地势西高东低,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产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总面积9980000平方千米,其中海岸线长约240000千米,全国分10个省3个地区。截至2023年6月,加拿大总人口为4000万人,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后裔,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17世纪初沦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割让给英国。1867年7月1日,英国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合并为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他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获得外交独立权。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国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拿大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加拿大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是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对外贸依赖较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较深。加拿大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七国集团(G7)、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24年,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为30690.82亿加元,实现经济增长1.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
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022年人均GDP65543美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总面积76882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6735千米。北部属热带气候,大部分属温带气候。全国划分为6个州和2个地区。截至2024年3月,澳大利亚总人口为2712万人,51.1%为英国及爱尔兰裔,官方语言为英语,约4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他五大宗教分别为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犹太教。无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占38.9%。澳大利亚最早居民为澳大利亚土著。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7月,英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同年10月,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澳大利亚为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传统产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澳大利亚社会环境稳定,金融体系规范,2021/2022财年,澳大利亚GDP为2.1万亿澳元。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英语: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简称德国,首都柏林。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土面积358000平方千米,陆地边界全长3876千米,海岸线长2389千米。地处西欧海洋性气候区和东部大陆性气候区间。共有16个州,10786个市镇。2024年,总人口8471.1万,主要是德意志人。官方语言为德语。公元前,德国境内居住着日耳曼人并逐渐形成国家,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由普鲁士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至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1939年至1945年,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1949年5月23日,西德颁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德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及市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在科技、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气、化学及制药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居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农业、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是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43064.10亿欧元,实现经济增长率-0.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836欧元。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简称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总面积3013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7200多千米。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国划分为20个行政区,101个省,以及5个特别自治行政区。人口为5899万(2023年12月数据),主要是意大利人,讲意大利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意大利半岛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9世纪,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灿烂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罗马建城。古罗马先后经历王政、共和、帝国三个阶段,存在长达一千年。公元962年至11世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成为“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南部则为拜占庭领土。12~13世纪,在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瓦解。15世纪,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应运而生并在欧洲广泛传播。18世纪,民族精神觉醒。19世纪,民族复兴运动兴起。1861年3月,建立王国。1870年,攻克罗马,完成领土统一。1946年6月2日,全民公投,废除君主立宪,同年7月12日,组成共和国第一届政府。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是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2022年,意大利GDP为1.9万亿欧元。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
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简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国土面积50.6万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西班牙全国划分为17个自治区、50个省、8100多个市镇,在摩洛哥境内另有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块飞地,首都为马德里。截至2024年1月,西班牙人口4859万人。中世纪时,境内有多个国家并立,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王国。16世纪起,成为大航海时代中重要的海上强国,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将世界瓜分为二。在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帝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开始衰落。在经历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君主国后,于1978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西班牙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截至2020年10月,经济总量居欧盟第四位、世界第十四位。2024年,西班牙国内生产总值为15931.36亿欧元,实现经济增长3.2%。

挪威 挪威王国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简称挪威,首都奥斯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总面积385000平方千米(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海岸线长28953千米(包括峡湾)。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油气、水力、森林、渔业资源丰富。全国划分为全国设1市10郡。截至2024年10月,挪威总人口为557.0万人,官方语言为挪威语和萨米语。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9世纪,挪威形成统一王国。9~11世纪,挪威王国进入全盛期。14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统治。1814年,被丹麦割让予瑞典。1905年6月7日,脱离瑞挪联盟独立,选丹麦王子为国王,称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1945年5月,德占领军宣布投降,挪威光复。挪威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和最宜居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大量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以来,油气工业在挪威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海上油气勘探、开采技术和设备世界一流。挪威的造船、航运业历史悠久,是世界航运大国,在海洋工程、特种船舶及其设备制造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挪威在环保、信息通讯、化工、冶金、医药等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金融、旅游、环保、信息等服务业独具特色。2022年,挪威国内生产总值为55707亿挪威克朗。

荷兰 荷兰王国
荷兰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语: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简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本土面积4152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75千米。2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由本土12个省和6个海外领地组成。截至2024年7月,荷兰本土人口1798万人,76.8%为荷兰族。官方语言为荷兰语,海外领地通用荷兰语、英语、西班牙语、帕皮阿门托语。1463年,荷兰正式成为国家,16世纪前,荷兰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568年,爆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7省成立荷兰共和国。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各方面均非常发达,被誉为荷兰的“黄金时代”。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国势渐衰。1795年,法国军队入侵。1814年,脱离法国,1815年,成立荷兰王国。1848年,宪法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荷兰是发达国家,号称“欧洲贸易门户”,属外向型经济,其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前列。荷兰还是欧盟、经合组织、北约的创始国和重要成员国之一。2023年,荷兰GDP为10675.99亿欧元,人均GDP为59720欧元。

捷克 捷克共和国
捷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á republika;英语:The Czech Republic),简称捷克,地处中欧。东靠斯洛伐克,南邻奥地利,西接德国,北毗波兰, 国土面积7.89万平方公里。属北温带,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约18.5℃,冬季平均气温约零下3℃,气候湿润,年均降水量683毫米。捷克共划分为14个州级单位,其中包括13个州和首都布拉格市。各州下设市、镇。2023年,捷克人口1090万。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开始在此地定居,870年建立波西米亚公国,1002年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1198年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升格为波希米亚王国,其首都布拉格在14世纪末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1419-1437年,捷克地区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和德意志贵族的胡斯运动。1620年,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吞并,直到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28日与斯洛伐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起与斯洛伐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捷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99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282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69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3%。

匈牙利 欧洲国家
匈牙利(匈牙利语:Magyarország),又称马扎尔斯坦,中欧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国土面积93023平方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凉爽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为10℃,夏季平均气温21.7℃,冬季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30毫米。全国划分为首都和19个州,设立24个州级市、274个市、2854个乡。首都是布达佩斯。2024年1月,匈牙利人口958万。主要民族为匈牙利(马扎尔)族,约占90%。公元896年,马扎尔人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移居多瑙河盆地。公元1000年,伊什特万一世建立匈牙利王国。152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王国解体。1541年匈牙利一分为三,分别由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埃尔代伊大公国统治。1699年起全境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48年匈牙利革命被奥地利镇压。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改组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独立,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由霍尔蒂·米克洛什担任匈牙利王国摄政。1949年8月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56年10月爆发匈牙利十月事件。1989年10月23日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4年加入欧洲联盟。2012年1月,匈牙利共和国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匈牙利。匈牙利属中等发达国家,经合组织成员国。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541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万欧元。

丹麦 丹麦王国
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英语:The Kingdom of Denmark),简称丹麦, 首都哥本哈根,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势低平,自然资源种类少,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总面积43096平方千米(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其中海岸线长7314公里,全国设有5个大区、98个市和格陵兰、法罗群岛两个自治领地。截至2023年12月,丹麦全国总人口为594.6万人,以丹麦人为主,大多信奉基督教。公元985年,丹麦形成统一王国。14世纪走向强盛,并于1397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疆土包括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以及芬兰的一部分。15世纪末,开始衰落。1523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1814年,将挪威割予瑞典。1849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18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宣布中立。1940年4月至1945年5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9年,加入北约,1973年,加入欧共体。拥有对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主权。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列第10位,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 丹麦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2022年,丹麦国内生产总值为约4055亿美元。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4年10月,立陶宛总人口289.5万。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陶宛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2022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668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8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2021年11月18日,中国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希腊 希腊共和国
希腊共和国(The Hellenic Republic),简称希腊(Greece),首都雅典,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邻保加利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东北与土耳其接壤,西南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矿产资源丰富。总面积13195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5021千米,全国分为13个行政省(大区)和325个行政市。截至2023年,总人口1053.2万人,98%以上为希腊人,其余为穆斯林及其他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希腊语,东正教为国教。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克里特岛曾出现米诺斯文化,公元前1600年至前105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迈锡尼文化。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城邦国家,前5世纪为鼎盛时期。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帝国。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爆发争取独立的战争。1832年,成立王国。1974年,通过全民公投改为共和制。此后由新民主党和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简称泛希社运)轮流执政。希腊是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科学与数学原理以及西方戏剧的发源地,其文明对世界历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希腊是经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薄弱,工业制造业较落后,海运业与农业较发达。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欧盟,北约,经合组织成员国。希腊是东南欧地区重要国家,在巴尔干半岛具有较大影响力。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21亿欧元。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西亚国家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امارات عربية متحدة‎),简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北临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属热带沙漠气候,主要由平原、山地和洼地组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836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34千米,由7个酋长国组成。截至2024年7月,阿联酋总人口为1024万,外籍人占88%,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公元7世纪,阿联酋隶属阿拉伯帝国。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19世纪初,英国入侵波斯湾地区,1820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英国宣布终止保护条约。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酋长国、迪拜酋长国、沙迦酋长国、富查伊拉酋长国、乌姆盖万酋长国和阿治曼酋长国6个酋长国组成联邦国家。1972年2月10日,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阿联酋。阿联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国家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此外还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同时注重可再生能源研发,首都阿布扎比于2009年6月获选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部所在地。阿联酋同时还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及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成员国。2022年,阿联酋国内生产总值为4466亿美元,人均GDP:4.77万美元,GDP增长率:8.9%。2025年4月21日消息,阿联酋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来协助制定新立法。

卡塔尔 卡塔尔国
卡塔尔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قطر,英语:The State of Qatar),简称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1152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63千米,无明确的省级行政区划,以一些主要城市为中心,全国分为9个地区。卡塔尔总人口为279万,属于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为卡塔尔国教,本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当地也使用广泛。公元7世纪时,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1776年间,先后受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72年,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882年,英国入侵,并宣布该地区为英国的“保护地”。1970年,颁布的第一部临时宪法规定卡塔尔为独立的君主制主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1971年9月3日,卡塔尔正式宣布独立。卡塔尔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及与之相关的石化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油气出口收入丰厚。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经济增长前景稳定,营商环境日益完善,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地铁、机场、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卡塔尔是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的成员国,世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及论坛总部所在地。2023年卡塔尔GDP为246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9万美元。

文莱 文莱达鲁萨兰国
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语:Negara Brunei Darussalam),“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简称文莱(Brunei)、又译作汶莱,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北岸。和马来西亚的砂拉越、沙巴合称北婆三邦,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人口45万(2023年),其中马来人占69.3%,华人占10.8%,其他种族占19.9%。国教为伊斯兰教。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4个区。古称浡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国力处于最强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71年与英国签约,获得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并于同年1月7日加入东盟。文莱经济状况颇佳,2014年人均GDP位列亚洲第5位、是亚洲除海湾地区外的第2位(新加坡之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更以不需要缴税而闻名,2022年文莱国内生产总值以不变价格计算为,187.0亿文币(约合140.1亿美元),同比减少1.6%。

新西兰 大洋洲国家
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首都惠灵顿,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国由南岛、北岛两个大岛和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南北岛之间是库克海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境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约270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5000千米,全国设有11个大区,5个单一辖区,67个地区行政机构。截至2024年6月新西兰总人口约533.8万,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8%,毛利人占17.8%。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近一半居民信奉基督教。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西兰登陆。1769年至1777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此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2月6日,英国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怀唐伊条约》,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独立,成为英国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受英国控制。1947年,新西兰成为主权国家,但仍属于英联邦成员。新西兰是发达国家,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2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7万美元。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市场经济。新西兰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成员国。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
墨西哥合众国(西班牙语: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英语: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简称“墨西哥”,领土面积196.44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国,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全国划分为32个州(首都墨西哥城已由联邦区改为州),州下设市(镇)和村,首都是墨西哥城。2023年,墨西哥全国总人口1.30亿。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152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独立战争后,建立墨西哥第一帝国,1823年,被军事政变推翻,1824年,建立墨西哥合众国。1848年,美墨战争后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863年,在法国的扶持下建立墨西哥第二帝国。1910年爆发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1917年宪法的制定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美墨加协定》(原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同50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当地时间2024年6月2日晚间,据墨西哥国家选举委员会2日晚首次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墨西哥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所在竞选联盟总统候选人克劳迪娅·辛鲍姆在总统选举计票中领先。国家选举委员会随后宣布,辛鲍姆在大选中获胜。根据选举流程,总统选举最终计票结果将于本月5日到8日正式公布。值得注意的是,辛鲍姆是墨西哥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10月1日,墨西哥当选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首都墨西哥城宣誓就职,成为墨西哥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智利 智利共和国
智利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英语:Republic of Chile),简称“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智利共分为16个大区(Región),下设54个省(Provincia)和346个市(Comuna),首都圣地亚哥。智利全国总人口1996万,其中城市人口占86.9%。智利原为阿劳干人、马普切人、火地人等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初以前属印加帝国。1535年西班牙人开始入侵,1541年起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成立执政委员会,实行自治。此后,智利人民在贝尔纳多·奥希金斯的率领下开展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1817年2月同阿根廷联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1818年宣告独立。1973年军政府上台,1990年恢复代议制民主。智利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本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影响,智利经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智利央行预计2022年智利经济增长1.5%。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301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03美元,外贸总额2010亿美元。

乌克兰 东欧国家
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英语:Ukraine),首都基辅,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大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北高南低,矿产资源丰富。总面积603700平方千米,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国家,全国分为24个州,1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共和国),2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尔市)。截至2022年9月,乌克兰总人口为4113万人(不含克里米亚地区),有110多个民族,乌克兰族占77%,俄罗斯族占17%,主要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俄语广泛使用。旧石器时代早期,乌克兰现疆域内就存在古代人类活动的痕迹。“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1187年的《罗斯史记》,意为“边陲之地”。1240年,蒙古帝国远征军占领基辅。之后蒙古金帐汗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先后统治乌克兰。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合约》,乌俄正式合并。1922年,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乌克兰属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乌克兰是世界第五大IT服务出口国,也是中东欧最大的软件开发编程和IT外包服务市场。2021年,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00亿美元。

瑞典 瑞典王国
瑞典(瑞典语: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千米,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划分为21个省和290个市,首都为斯德哥尔摩。截至2023年12月,瑞典总人口为1055万。11世纪初,形成统一的瑞典王国。1397年起,是受丹麦主导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1611~1721年间,为国力鼎盛时期,被称为“瑞典帝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罗斯帝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签订《基尔条约》,从丹麦手中取得挪威,建立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1995年,瑞典加入欧洲联盟。瑞典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截至2021年7月,瑞典拥有21个省和290个市。省长由政府任命,市级领导机构由选举产生,省、市均有较大自主权。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瑞典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诺贝尔奖举办地。2022年,瑞典国内生产总值59628亿瑞典克朗(约合558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7万瑞典克朗(约合5.3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6%。当地时间2024年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克罗地亚语:Republika Hrvatska),简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西北和北部分别同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同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为邻,西部和南部濒亚得里亚海,总面积566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880千米。国土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和中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海岸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国设20个省和1个省级直辖市。截至2023年,总人口为385万人,主要民族为克罗地亚族,其他为塞尔维亚族、意大利族等,共22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6世纪末和7世纪初,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定居。10世纪,克罗地亚王国建立。1918年12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罗地亚成为南联邦6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独立。克罗地亚是西巴尔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是进入中欧和东南欧地区的门户,港口设施较完善,公路路网密集,陆路运输快捷,铁路与水运较为便利,社会治安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于2009年4月加入北约,2013年7月加入欧盟。2022年,克罗地亚国内生产总值为674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7万欧元。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Albania),简称“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同黑山、塞尔维亚、北马其顿接壤,南部同希腊为邻,西临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同意大利相望,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7%,平原为23%。森林覆盖率为36%,可耕地面积占24%,牧场占15%。海岸线长472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降雨量充沛,年均为1300毫米。平均气温1月约5°C,7月约25°C。阿尔巴尼亚全国划分12个州,下辖61个市,首都为地拉那。截至2023年1月,阿尔巴尼亚人口276万人,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8%。少数民族主要有希腊族、罗马尼亚族、马其顿族、罗姆族等。1190年建立封建制公国。1415年起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近500年。1912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奥匈、意、法军占领。1925年建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至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4年11月29日全国解放。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阿尔巴尼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17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5%。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国土面积45339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5.2℃,夏季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首都为塔林。截至2023年,爱沙尼亚人口135.77万。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在此期间,爱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6月,前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脱离前苏联,宣布恢复独立。同年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为成员国。爱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257.04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167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简称拉脱维亚。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拉脱维亚设有35个县和7个市,首都为里加。2023年,拉脱维亚人口188.2万。10世纪建立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1710年至1918年先后被俄罗斯帝国和德国侵占,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40年7月成立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5日被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后期实行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恢复独立。拉脱维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24年10月3日,拉脱维亚议会通过有关拉脱维亚加入国际能源署的法案。

罗马尼亚 欧洲国家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ânia;英语:Romania),首都布加勒斯特,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北部。北和东北分别同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同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千米,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月约2℃,7月约23℃。罗马尼亚设1个直辖市和41个县,县下设市、镇(乡)。截至2024年7月,总人口为1905万人,主要民族为罗马尼亚族,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罗马尼亚人的祖先是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965年,国名改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易国名为罗马尼亚,定国庆日为12月1日。罗马尼亚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并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罗马尼亚是新兴工业国家,为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市场之一。处于欧盟与独联体和巴尔干国家交汇处,交通便利。罗马尼亚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欧洲前列。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上,耕作土壤肥沃,地表水和地下水蕴藏量较大,农业潜力巨大。2023年,罗马尼亚国内生产总值为3231.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50欧元。

芬兰 芬兰共和国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总面积338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截至2024年5月,芬兰总人口为561.4万人,主要民族为芬兰族。芬兰族约占85.5%,瑞典族人约占5.1%,其余为萨米族人等。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6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芬兰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芬兰正式成为瑞典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芬兰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芬兰独立,1919年,芬兰共和国成立。芬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芬兰自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元区,是北欧唯一的欧元区成员国。芬兰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先进、法律法规健全。芬兰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倡导自由贸易,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等行业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2023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为2776亿欧元。2023年《世界幸福报告》,北欧国家芬兰连续第六年蝉联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称号。

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
卢森堡大公国(卢森堡语: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德语:Großherzogtum Luxemburg,法语: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简称卢森堡,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国土面积2586.3平方公里。属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0.8℃,7月平均气温17.5℃,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782.2毫米。全国划分为3个大区、12个省、102个市镇,首都为卢森堡市。卢森堡人口67.2万,其中卢森堡人占52.6%,外籍人占47.4%(主要为葡、法、意、比、德、英、荷侨民)。卢森堡于公元963年形成统一体。15—18世纪经历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的统治,1815年成为大公国。1867年成为中立国,1948年起放弃中立。2021年,卢森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3.92亿美元。经济增长率:7%。通货膨胀率:2.5%。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保加利亚语: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英语:The Republic of Bulgaria),简称保加利亚。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国家,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临接黑海。国土面积为11.1万平方公里。保加利亚共有28个大区和265个市,首都为索非亚。2022年,保加利亚人口644万人。保加利亚境内低地、丘陵、山地各约占1\3。西南部是罗多彼山脉,其穆萨拉峰高2925米是保加利亚和巴尔干半岛的最高点。。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居民。681年,色雷斯人、斯拉夫人和古保加利亚人在多瑙河流域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保加利亚第一帝国。1018年被拜占廷帝国占领。1185年建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1396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878年恢复独立,重建保加利亚王国。1946年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89年东欧剧变期间,保加利亚政权更迭,改行多党制议会民主制。1990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2004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7年加入欧洲联盟。2025年1月1日,加入申根区。2022年,保加利亚国内生产总值845.6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400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4%。当地时间2024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将于3月31日正式成为申根区成员国。申根规则将适用于两国,包括签发申根签证,并取消对两国国内空中和海上边界的管制等。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国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8℃,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斯洛伐克全国分为8个州,下设140个市、2890个村镇,首都为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人口543万人。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公元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833年成为大摩拉维亚公国的中心。906年公国灭亡后,沦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1526年开始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0月28日与捷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起与捷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10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价)2.02万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7%。

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
比利时王国(荷兰语:België,法语:Belgique,德语:Belgien),简称“比利时”,位于西欧,北连荷兰,东邻德国,东南与卢森堡接壤,南和西南与法国交界,西北隔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海岸线长66.5千米。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陆地面积30688平方千米,领海及专属经济区3454平方千米。比利时全国分为10个省和581个市镇。首都为布鲁塞尔。截至2024年1月,比利时人口1176.4万。公元前凯尔特族的比利其人在此居住。公元前57年起长期为罗马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分割统治。9-14世纪被各诸侯国割据。14-15世纪建立了勃艮第王朝。随后又陆续为西班牙、奥地利、法国所统治。1815年并入荷兰。1830年10月4日独立。1867年成为永久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二战后加入北约。1958年加入欧共体,并与荷兰、卢森堡结成经济联盟。1993年完成国家体制改革,正式实行联邦制。比利时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经济高度对外依赖,80%的原料靠进口,50%以上的工业产品供出口。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国内生产总值:6947亿美元。经济增长率:6.1%。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英语:The Republic of Slovenia),简称斯洛文尼亚,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端。西接意大利,北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东部和南部同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46.6公里。国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特里格拉夫峰为境内最高山峰,海拔2864米。最著名的湖泊是布莱德湖。气候分山地气候、大陆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1.3℃,冬季平均气温-0.6℃,年平均气温10.7℃。全国分为12个地区,共212个市级行政单位,首都为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人口212.4万。9~20世纪初,斯洛文尼亚一直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1918年12月,斯洛文尼亚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联合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2004年3月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正式加入欧洲申根区。斯洛文尼亚拥有良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现代化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在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电气、制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589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万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4%。

波兰 波兰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简称波兰,首都华沙,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境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面积312705平方公里,海岸线528千米,全国共有16个省、314个县。截至2024年7月,人口为3755.2万,主要为波兰族,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犹太等少数民族,多数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和哈布斯堡王朝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后建立波兰共和国,后改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二战后,波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89年,波兰政治经济体制实施转轨,同年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将5月3日定为国庆日。波兰是中等发达国家,是中东欧地区重要的农业、工业国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波兰是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联盟成员国。2021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为5744亿欧元。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欧洲巴尔干半岛国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Bosna i Hercegovina,塞尔维亚语: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简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总面积51209平方千米,全国平均海拔为500米,海岸线长约21.2千米。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波黑由两个实体(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和一个特区(布尔奇科特区)组成,截至2023年10月,波黑总人口为353万人,主要为波什尼亚克族。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进入鼎盛时期。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一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的一部分。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黑成为其中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战争爆发。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波黑属发展中国家,地处中东欧腹地,被视为欧盟的“后花园”,各类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对周边地区及国家的依存度较高,波黑战争给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几近崩溃。2023年,波黑国内生产总值为272.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860美元。